重拾旧爱(42)


第四十二章 好有个性的中国美食

等回到宿舍,曹蔓问Nicole,“你真的对Amon感兴趣,想追求他?你也想学中文?”
“对他感兴趣倒是真的,追求他?还没想好,他还不够英俊。学中文就算了,好像很难学,我坚持不下来,我想学法语或者意大利语,假期可以去那里度假,说不定可以认识到浪漫的法国男人和英俊的意大利男人。”
“Amon还不够英俊?你太挑剔了吧?”
“对着英俊的帅哥,每天的心情都要好一倍,他还不够帅,所以我才想跟他多相处一下,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更吸引我的地方。” Nicole回答得理直气壮。

Nicole在了解人方面的功力却是非凡。宿舍里经常能听到她对Amon的评价,曹蔓也随之对Amon了解更多。
Amon是犹太裔,这个曹蔓知道,不知道的是他的祖辈是二战时期从德国逃难到美国的,家境不错,据说他现在住的公寓是自己买的,而不是租的,他这个人很聪明,也很任性,据说不仅会说多国语言,在本科的时候还换过好几次专业。Amon既有犹太人的聪明,又有德国人的严谨,据说他在家做三明治,烤肉片都是用电子秤称过的,有一次午饭的时候曹蔓向他求证。
“Amon,听说你做三明治烤肉要用称称一称?”
“不称怎么知道重量对不对?” Amon反问。
“你每块肉都是要一定重量的吗?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吧?又不是做实验。”
“我厨艺不是很好,照着菜谱做,如果不严格按照数量来的话,可能味道就不好了。所以放多少肉、多少调料当然要称一下了。难道你照着菜谱做菜的时候不称吗?”
曹蔓有点汗颜,她还真的没怎么称过,不过话说回来,也不全是她的错,中国菜谱里经常提到盐少许、葱姜少许、酱油少许、糖适量。这“少许”、“适量”还不就是让人随着自己心意放,哪像英文菜谱里糖多少克或者多少茶匙的,都可以用量杯、量勺或者厨房电子称来衡量。量勺她都没有,更别说电子秤了。
不过曹蔓可不想让以严谨闻名的德国后裔轻视了,“你不知道吗?中餐讲究的是特色,所以菜谱里给出各种食材原料,和调料种类,至于怎么调、用多少,要根据厨师的喜好,而且烹饪还讲究火候、制作过程,是一门艺术,你这样照本宣科,只能成为匠人,不能成为大师的。”
“那你会做中餐吗?”
“那当然。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我妈妈准备晚餐了。” 曹蔓上小学开始,因为放学比下班早,她就开始帮助妈妈做晚饭,而且妈妈缝纫手艺不错,为了多挣钱补贴曹家和娘家,她晚上还在一个缝纫铺打工,帮助缝纫铺缝制衣物,曹蔓刚开始也就帮忙洗菜,后来是妈妈中午把菜切好,晚上小曹蔓就可以帮忙炒菜了,等她上初中的时候,基本上曹蔓就不用妈妈帮忙了,反而是爸爸有时候帮一下厨,周末或者有客人的时候,是曹爸爸主厨,所以曹家的厨艺,曹爸爸第一,曹蔓第二,曹妈妈只能排第三。
“多小的时候?我六七岁就开始帮助爸爸烧烤了。”
“你那最多叫玩火,我才是正儿八经从七八岁开始帮助妈妈做饭炒菜的。当时个子不高,还需要站在一把椅子上。” 小时候站在椅子上拎着铲刀炒菜的画面涌入曹蔓的脑海,她一下子有些想家,想念爸爸做的饭菜。
“好久没吃上家乡的美味了。还真想念啊。”
“你为什么不自己做呢?”
“我住宿舍怎么做?又没厨房没厨具的。”
“我那儿有,要不周末到我那里去做,我也想尝尝地地道道的中国菜。”
“那不行,据说你们的厨房都是一尘不染没什么怪味的。这中国菜一炒,保证一星期你的整个房子都弥漫着中国菜的味道。”
“那什么时候,你去我那儿看看再说,我这西餐匠人先给你这中国餐大师做一顿西餐尝尝?”
“好啊,有白吃的我还不去?” 这话Amon却是不信,因为曹蔓在实验室从来都是有借有还,礼尚往来的。不过很高兴她能同意去他那里看看,他对这个谜一样的中国女子充满了好奇。
“那好,这周六中午吧,我们吃完饭,你顺便给我上中文课。”

周六的中午曹蔓来到Amon在学校附近的公寓,很整洁的两室一厅,客厅角落里摆了一架钢琴,旁边靠着一把吉他,一组三人沙发、一个单人沙发和配套的茶几,对面的墙边有一个26吋电视,电视下的玻璃柜里码着两溜录像带,还有一台录像机。
Amon先带她参观了一下书房,里面工作台上摆着一台电脑,一面墙全是高高的书架,摆满了各色书籍,书桌上方也是书架,放满了书籍,曹蔓看了一圈,发现有艺术类的、文学类的、股票投资等种类繁杂,还有一些她不认识的,估计是其他语言的,竟然还有中文书,看来他想学中文是认真的。
Amon带她去厨房,厨房里一尘不染,好似没做过饭似的。
“你在这里做过饭?” 曹蔓疑惑地回头看着Amon。
“是啊,经常做,毕竟外面吃的不够健康。”
“你用过哪一样厨具?”
“都用过啊。” Amon也很疑惑。
“哦。” 曹蔓心里想的是,我可不敢在这里炒菜。
“蔓,你在书房里看书,或者客厅里休息一下,我去准备午餐,好吗?”
“我能留在这里帮你吗?我很好奇你怎么做西餐的,不会保密不让看吧?”
“当然欢迎了,不过我厨艺真的不好,你不要笑话我。”
“没几个中国男孩会做饭,我肯定不会笑话你的。”
Amon从壁橱里拿出两个围裙,递给曹蔓一个,“想着你可能会来做中餐,所以新买了一个围裙给你,穿上看看合适不合适。”
一顿饭做下来,曹蔓终于明白为什么Amon说他什么餐具都用,厨房又一尘不染的原因了。Amon用微波炉解冻肉类,用炉火煮汤,用烤箱烤肉,用平底锅做一些浇汁,等一顿饭做完,餐具、炊具也随时擦拭干净,灶台上没有一点的油星点点,连微波炉里的转盘都拿出来清洗了一下。这让曹蔓觉得非常汗颜,自己做饭的时候哪有这么清理过,一个月能清理一下就不错了。
“你每次做饭都要把这些东西都清理一遍吗?”
“是啊,我习惯了,从小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那你将来可千万别找一中国女孩儿,我很少看见中国人的厨房有这么干净的,包括我自己的。”
“没关系,她负责做饭,我负责清理就行了。”
“你不怕厨房满是油烟味菜味?”
“西餐也是有味道的。不过你看,我这里装的有抽油烟机,那边还有一扇大窗户可以打开,绝对没问题的。明天你来做中餐,我负责清理,我们试一次怎么样?”
“我要先尝尝你做的西餐!”
“没问题,来,来,欢迎品尝!”
俩人在餐厅入座,午餐有烤牛排,色拉,一种蔬菜汤,也不知道Amon放的什么调料,酸酸咸咸,很好喝,烤的土豆放在一个船型的盘子里,还夹着些奶酪,还有她不知道用什么做成的酱,浇上去,很好吃。唯一让她觉得不好吃的是一份用水煮过的蔬菜,只撒了盐和胡椒粉,不仅让曹蔓想起学生餐厅里的饭菜来。

“你的厨艺很不错啊,看来你是太谦虚了。”
“很高兴你喜欢。”
“土豆你们一般怎么做?”
“煮或者烤,或者切成块做汤。”
“我一般都是切成丝,炒。”
“这些蔬菜,也是要么煮,要么拌色拉吗?”
“我只会这样做,不过我知道中国餐里很多蔬菜都是炒的。”
“不止是炒,不同的蔬菜要放不同的调料,不同的蔬菜如何搭配,搭配的时候放入炒锅的顺序都很有讲究的。”
“西餐里吃蔬菜也会用不同味道的调料,像常用来拌色拉的Caesar(凯撒酱)、thousands island(千岛酱)、Ranch(农场酱)、Mayonnaise (蛋黄酱)、沾薯条的ketchup,还有Garlic Sauce(大蒜酱)、Sour Cream(酸奶油) 、 Guacamole(鳄梨酱)、法国大餐里常用的Hollandaise(荷兰酱)和Tomato Sauce(番茄酱),吃薯片沾的Salsa sauce (莎莎酱)、吃海鲜的时候用的Cocktail sauce (鸡尾酒酱),浇在意大利面上的Béchamel(白酱),你肯定喜欢Sriracha(拉差酱),是亚洲口味的,可惜我这里没有。”
曹蔓一听,好汗颜啊,原来不是人家吃得简单,西餐调料还有这么多讲究。想想自己也就吃过凯撒色拉酱、用过薯条酱,自己拌色拉用过千岛酱,其他的都没用过,吃薯条沾酱、吃薯片也要沾酱吗?
“等等,我要把这些记下来,给我找张纸和笔。”
“不用记,回头我给你整理成文档,发给你。不仅蔬菜、意大利面有调料,面包也有调料。你去过意大利餐厅吃饭吗?餐前服务员都会送上一小篮意式面包给大家垫饥。那个面包片蘸上黑醋和橄榄油混在一起的油醋汁Balsamic Vinegar and Olive Oil Dressing,很不错的味道,试过没有?”
曹蔓摇头。她跟Nicole去过意大利餐厅,那个面包本身就很好吃的,带着浓浓的蒜香,她是看到沾酱了,可是想着面包本身就很好吃,那个酱据说是醋,酸面包味道好吗?
“那我们交换怎么样?我教你西餐,你教我中餐,咱们的中文课也讲中国美食怎么样?”
这酱里面的内容太丰富了,当然要学了。
“好!一言为定!明天可以给你炒几份我的家乡菜,但是中文课讲美食不行,我没准备,我需要回去准备一下,否则就要误人子弟了。”
“好,那我们明天的中文课还按原计划,我希望能尽快吃到你的家乡菜。”
“你要跟我一起去采购吗?看看你还有什么想吃的。对了,你敢吃辣的吗?”
“好啊,反正你也没车,你指路,我带你去。你说川菜?没问题,我喜欢川菜。”
“我妈妈是四川人,所以我们家经常做川菜。”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