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旧爱(67)

第六十七章 不见世间过

大家就这样一般走一边聊天, 寺里很多香客在上香,香烟缭绕。也有和尚进进出出,在一些殿堂里诵唱着经文。
“媛媛,你说他们这唱的是中文的还是梵文的?我一句也没听懂。”
“我也听不懂,不过听着听着还挺能静心的,就是那个香气缭绕我有点受不了。”
“我也是,你看门口那些大香炉,有些香快跟我的胳膊一样粗了,有必要吗?”
“据说越粗越表明你心诚。”
“我看那也就是和尚们挣钱的说辞罢了。”
“不懂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要尊重别人的信仰,包容乃大。”
“谢谢姐的教导!” 曹蔓撅着嘴,“我宁肯直接把钱塞到功德箱里,也不会买那么一根大粗香去空气污染。”
“你是你,别人是别人,这些都是两千年的习俗了,哪有那么容易改掉吗?也就是我们小时候没受过这些熏陶,才不习惯。把自己的标准施加到别人身上不好,宽容一些,于人于己都好。”
“媛媛~” 曹蔓转到袁媛正面,从上到下打量一番, “你是换芯儿了还是换CPU了?”
“怎么了?”
“感觉你变了很多。一下子——成熟了不少,不会是结婚结的吧?” 其实曹蔓想说的是咋变成圣母了似的,以前那个风风火火、敢说敢做的人一下子让人认不得了。
“哪儿就一下子成熟了,只不过觉得一结婚就要开始学会包容很多东西。”
“不会是穆林家让你受气了吧?”
“怎么会呢?你又不是没见过他爸妈。”
“那就是大姑子难缠?”
“蔓蔓,别把人总是往坏处想,这样容易自己给自己找气受,别气着自己。唉~我看你昨天跟曹叔邓姨分手的时候脸色不大好,还有前天你跟曹叔到厨房说啥了,一出来脸色也不大好。”
“你还不知道我爸,就惦记着老曹家的人,他想让我帮助曹怀杰办留学。以为我是谁啊,有那么大能量?攀着我也就罢了,还想跟我们一起出来,跟施密特教授攀攀关系走走后门,拿中国那一套往美国人身上套,他们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攀关系?专业也不对口啊,我记得他不是学生物的。你让他自己申请呗,我们不都是自己申请出去的?再说了申请本身也是一个锻炼过程。”
“家里人可不这么想。我反正是把这事儿给推了,曹怀杰的口语都不敢说出口,六级也没考过,托福还没纳入计划,肯定是我那个会算计的婶子看我回来了,突然头脑发热想出来的,不知道她怎么鼓动曹怀杰和我爸的。我给拒绝掉了,我爸还不高兴,昨天早上临出门还在数落我,多好的机会,我竟然不带曹怀杰,我妈是一切随我爸,也没替我说话,我挺伤心失望的,你说,究竟是我是他女儿还是曹怀斌、曹怀杰是他儿子啊?”
“对不起,蔓蔓,提起这个又让你火大了,消消气,以后你就顾着你爸妈就行了,再说了,他们过几年都退休了,那俩兄弟也会成家立业了,你爸爸应该不会再管他们了吧?再说了,到时候你把父母接到美国去,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你叔叔家想算计你们都算计不到,咱不生气啊,想开点,忍一时之气,过去就好了。走,咱们接着逛,刚好在这庙院里拜拜菩萨消消火。
那个建筑是什么?是不是存舍利子的玲珑宝塔啊?我们去那儿看看。” 为了引开曹蔓的注意力,袁媛指着远处的高塔问到。
“应该是齐云塔,那一片好像现在是个尼姑庵。据说里边大部分的尼姑都年纪轻轻的。”
“哦?我还没去过尼姑庵呢,咱们赶快去看看。”
“你可别去尼姑庵,要不然穆林怎么办?还不得留在白马寺当和尚了?” 曹蔓突然想起金庸的另一部小说《倚天屠龙记》,她打趣袁媛,“将来生个仪琳小尼姑。”
“仪琳小尼姑是谁?你这说的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袁媛推搡了一下曹蔓。
“你真的没读过金庸的小说?没读过《倚天屠龙记》?” 曹蔓一边躲一边说,身子一歪,差一点撞到一个刚好低头匆匆行走的和尚,俩人赶紧停止打闹。
“怪可怜这些师傅的,咱们这么多凡夫俗子在庙内活动,多扰人家清修啊。你说咱们俩把施密特教授和阿蒙都丢给了穆林,他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啊?” 曹蔓看了眼后边不远处的穆林正带着那师徒仨对着两旁指指点点地解说着。
“刚好让他表现表现,练练口语,再说他好像对佛教懂得好像比我们多。” 袁媛满不在乎。
“不会是这些知识都是从金庸小说里来的吧?不过媛媛,你咋没看过金庸小说呢?”
“你先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看的?至少高中毕业时跟我一样。”
“大学里看的,跟着室友们看的。”
“你竟然还有时间看小说?我觉得自己天天忙得团团转。”
“谁让你大部分时间都跟穆林腻在一起编程了?唉,给你个建议,回家罚穆林晚上睡觉前给你念一章金庸的武侠小说,他肯定乐意。“ 曹蔓一脸的贼笑。
袁媛也往那边看过去,就听穆林的声音传来:“塔,也叫浮屠,佛塔大多作为安放佛骨舍利的纪念物,舍利子就是得道高僧尸体火化后留下的没有化成灰烬的骨头。佛塔起初是建立在寺院的中心位置,供佛徒顶礼膜拜,就像这座齐云塔。随着佛像的出现,供奉佛像的大殿逐渐替代了塔的中心位置。”
穆林看了一下手中的材料,接着说:“这座齐云塔初建于公元69年,即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当时为9层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塔。现在的这个塔为公元1175年建,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35米,造型别致,玲珑妩媚。”
大家一边说,一边进入齐云塔院内,与白马寺的庄严肃穆不同,齐云塔院里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无不展现尼姑道场独有的阴柔之美。
据说齐云塔另有一奇,站在齐云塔南约二十米处用力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处发出“哇哇”的叫声,和青蛙的叫声十分相似。几个人一下子来了兴趣,分别去踩点击掌,还真被他们摸索到了一点点似是而非的蛙声,不过觉得啪啪的掌声太扰民,赶紧适可而止了。
大雄宝殿里的几座佛像金光闪闪,大殿里非常肃穆。
等大家出来后,曹蔓忍不住问:“你们谁知道为什么佛像都这么金光闪闪吗?佛不都已经四大皆空了吗?”
“佛本身没有金身,也没什么金光四射,佛像镀金是为了我们这些泯泯大众。信徒在一个真佛旁边,能感觉到他/她的精神上的辐射,但是不是肉眼能看到的,所以他们为了把这种无法表达的感觉记录下来,让其他人感受到,就用人们看得到物质代替了。” 阿蒙说到。
“阿蒙,你怎么知道的?” 曹蔓问到。
“就是前些天在一个小册子上看到的。”
“哇,真有心。看来你真的是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多花些时间,细细看这些雕塑,还是蛮有趣的。蔓蔓,你有没有注意到那边十八罗汉的雕塑,有些坐在蒲团上的罗汉,脚下还雕有一双鞋子?那些鞋子雕得也不一样。”
“噗,这你都注意到了!” 曹蔓很惊讶。
“阿蒙,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些佛像都半闭着眼睛?” 袁媛也好奇。
“佛像的眼睛应该是二分开八分闭,寓意二分观外八分观内,二分观世间八分观自在。静坐时,全闭容易昏沉,全张开容易散乱,半闭眼睛,有助于禅定。有一个高僧说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修道就是修自己为主的。我觉得挺有道理,就记住了。可惜不记得那位高僧的名字了,什么能。”
“六祖慧能?”穆林问。
“好像是!”阿蒙点头,“你知道挺多佛学知识嘛。”
“中学时不好好学习,看杂书挺多。” 穆林有点不好意思。
“这么爱读书,还算不好好学习?” 阿蒙有时候真有点不理解中国人的逻辑。
“他说的不好好学习,是指读课本、做作业、得高分。” 曹蔓解释,她已经非常习惯阿蒙的不解之处了。
那我高中以前也不算好学生。high five!” 阿蒙举起手,穆林跟他对了一掌。
“看那些年轻尼姑,我挺替她们可惜的,大好青春都浪费在吃斋念佛上。” 曹蔓说到。
“刚才看到年轻的和尚也没见你发表这样的感慨。” 袁媛笑她,“你有点重女轻男哦。”
“佛学也是一门学问,说不定这些年轻的和尚尼姑就有人能大彻大悟,给世人贡献更多的领悟。” 施密特教授很喜欢听这些小年轻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会儿忍不住发表自己的看法。
“Christina,你觉得呢?” 曹蔓问施密特夫人。
“Jens说得很有道理,而且我看这些年轻人真的是很专心诵读佛经,应该是出于本心来学习的,我们就不应该歧视。”
曹蔓心想我没歧视,不过细细回味一下,自己确实瞧不起人家读佛经,觉得是浪费。不愧是教授,真的能一针见血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