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天坛的启示
等半夜两三点醒来,呵呵,穆林和袁媛的时差还没调整过来,一到后半夜就醒了。穆林一想,我的洞房花烛夜!更是立马来了精神,本来袁媛这个点也半梦半醒的,被穆林一搂进怀里就醒了。
俩人一运动,这床就吱呀吱呀,弄得袁媛非常不好意思,不住提醒穆林,轻点!慢点!穆林还以为袁媛是被弄疼了,就缓上一缓,可惜初识情滋味,哪能控制住自己,所以这半夜三更的,吱呀了好半天,袁媛觉得好丢脸!
早上该起床的时候,穆林却由于运动过度睡得正香,根本不愿意动。袁媛却是不敢睡懒觉,七点多钟一听见外边有动静就赶紧起床,总不能让婆婆给做早饭伺候吃喝。袁妈妈之前可千交待万嘱咐,住在穆林家的时候,一定要“嘴巴要甜,人要多喊;活要多做,话要少说!”
袁媛起床一看,穆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开始忙活,她赶紧上前叫妈妈,“妈,我来帮你吧!”
“不用,昨晚累坏了吧?你去歇着吧,我一会儿就弄好了。你爸爸下去买油条包子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袁媛想到婆婆是不是昨晚听到动静了?脸腾就红了,还是忍着羞涩问婆婆:“我帮你切菜吧?”
“真不用,你去看看,该叫穆林起床了。知道他可能想睡懒觉,今天可不成,还有客人没走,今天还要忙一天,你们俩先去招待所把你姐姐他们接过来一起吃早饭,吃完早饭估计很快客人就会过来了。”
家里地方不算小,三室一厅,可另一个房间放了很多东西,一张小床,住一个人还行,姐姐一家三口住进去就有点挤,而且东西杂乱,还怕小孩子乱摸乱动伤着了,所以穆林的姐姐一家住在学校的招待所里。孩子才三岁大,需要早睡,所以昨天早早就回招待所了。
而袁爸爸老家的人大部分是从广西那边过来,更是没法当天就回去了,不过考虑到跟穆妈妈关系不是很融洽,所以穆爸爸就没让穆妈妈插手,自己直接安排在招待所里了。今天大家还要上门来,让袁媛认认亲人,明天穆爸爸还需要陪他们玩一天,后天几个人才走。按理说穆林和袁媛是应该去一趟广西老家或者是广州的,可惜他们回国探亲的时间比较短,还要到袁媛家办回门宴,就没时间去广西了,只能以后再回国探亲的时候再说。不过这次既然老家有人来,昨天在酒店里的宴会又根本没时间多说话,所以今天算是自家人一起过,多加深一些了解。
袁爸爸给安排的招待所有早餐,所以老家人就不用过来吃早餐,早餐只有袁爸爸袁妈妈带着女儿女婿小外孙和儿子儿媳吃。
且不提袁媛他们如何认亲,曹蔓带着导师夫妇和Amon在天桥度过了精彩的一晚之后,到了大使馆附近住下,第二天早上曹蔓要去签证。去美国大使馆的签证虽然是约好了时间的,但是去了还是要排队等候,所以干脆住得近一些,早签早了事。
导师Schmidt教授听说中国学生有可能被拒签,主动请缨要陪曹蔓一起去签证,他可不想学生陪他们回一趟中国就回不去美国了,而且还是这么优秀的学生。有导师相陪,签证是无比的顺利,一轮到他们,Schmidt教授就上前跟签证官打招呼,递上自己的护照和工作证,表示自己是斯坦福的教授,而曹蔓是他的学生,一起来中国旅游三周,然后一起回去,接着做研究。签证官还热情地问他们的旅游计划是什么,已经游过哪些地方,感觉怎么样,递还材料的时候还祝他们玩得愉快。曹蔓无比顺利地拿到回美签证,羡煞了周围F1签证的学生们,签证官们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表现地彬彬有礼,却从来没有这么热情过,岂不知海关人员还有可能经常遇到大学教授,这签证官遇到大学教授的机会可不多,大学教授一般都是美国公民,谁没事去找签证官啊,所以签证官遇到帮学生来签证的教授还很好奇,忍不住多聊几句。
曹蔓签证的顺利,也让到家第一天就先去签证的穆林和袁媛羡慕不已。他们本来是想一起去签证的,可惜曹蔓准备得晚一些,没能预约到那么早的签证机会,所以他们就只好先游览北京并等待签证了。当时穆林和袁媛去签证的时候,先送上几块巧克力糖,说俩人回来结婚,按照传统给签证官几颗喜糖,恭贺他们新婚的同时,他们的签证申请还是被签证官质疑有移民倾向,这不,博士不读了,要留在美国工作,俩人解释说计算机专业最重要的是实践经验,在美国的大公司里上几年班更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后回国更能报效祖国,签证官这才大笔一挥,给你们H1b签证,并祝你们新婚愉快!俩人吊在半空的心才算落了地。后来他们才知道,签证官可能就是吓唬吓唬他们,H1b签证本身就有移民倾向,而且当时美国本土非常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像穆林和曹蔓名牌大学毕业非半路出家的,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签证肯定会给的,心里还真怕他们过几年回国报效中国,巴不得他们就一直留在美国呢。
签证顺利拿到手,这下可以放心玩了。他们已经去了故宫和颐和园。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天坛公园,如果不是为了签证,几个人昨晚就住在天桥附近了,没办法,事情总不是那么顺心顺意。
几个人到了天坛公园的时候,时间尚早,而且不是节假期,公园里人也不多。几个人在圜丘坛那里逗留了很久,主要是Amon对这个非常感兴趣,各种语言都试试,不仅站在圜丘坛祭台中间的天心石上试了试“扩音”效果,还跑到外围的回音壁各处,跟曹蔓试试说“悄悄话”。回头跟Schmidt教授说,这么多人都在对着回音壁说话,我们却能听出来哪句是自己说的,说的是什么,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琢磨琢磨,说不定对我们现在的研究是个突破。不过他觉得短的“啊”“唉”之类没意义的,我们站在回音壁两边会听不出来,但是句子长了就能很容易分辨出来。我们分析脑脉冲信息的时候,是不是也不要拘泥于从分析和识别短信号开始,而应该去匹配一些专门重复的长信号?教授一想是很有道理,不知道可行性如何,但如果就此解决了研究的瓶颈问题,那这一趟中国之旅就太值得了!回国后一定要赶紧去研究一下长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有了新的研究思路的师徒几人在回音壁介绍牌前合影,笑称这是“历史性时刻”,一定要有记录,Shcmidt教授更是强调这是Amon和曹蔓俩人说悄悄话激发的灵感,来,俩人也要合影留念!专门摆拍了一张俩人隔着一段距离对着回音壁墙壁的照片,一人在说,一人在听。
他们接着游玩,对圜丘这片所有的外墙用砖、阶梯、栏杆都跟九有关感到无比赞叹,皇穹宇殿门口的石雕之巨大让人叹为观止,大殿外形不是那么起眼,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而三层横柱,层层收进,每层画有不同繁复花纹,很是壮观。不仅让人感慨,中国古代建筑师真积工程师和艺术家为一身,这需要多么精确的计算、施工、设计和描绘,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了不起!
他们虽然已经去了颐和园和故宫,对雕梁画栋的中国古建筑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当走过丹陛桥,去了祈谷坛,得知祈年殿跟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份、春夏秋冬四季都环环对应的时候,再次对中国古建筑的精美感叹。
他们在天坛公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第二天更是去爬了长城,中国最著名的景点,再怎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就冲这句话,Amon也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四个人体力都不错,毕竟爱攀岩的身手,悬崖峭壁都不怕,还怕长城那些阶梯?所以四人爬了南段爬北段,不留一丝遗憾。
在北京呆了五六天之后,大家转战敦煌。这也是Amon选择的地方,他去过欧洲,欧洲的文化集中在那些皇家城堡、教堂壁画和雕塑上,很多著名的油画都是跟宗教有关。
去敦煌主要是想去看看莫高窟里的壁画,到了当地,大家都推荐他们先去鸣沙山和月牙泉一游,体验一下大自然的魅力,再去看莫高窟的壁画,领略中国文化的变迁。
想着有风沙,曹蔓还给自己和师母准备了纱巾,大学时遭遇过沙尘暴袭击学来的经验,脸上头上纱巾一裹,不影响视线,还能挡住不少风沙入口鼻。他们不仅体验了赤脚爬沙山的艰辛,还体会了沙滑的刺激。曹蔓没登过山,Schmidt教授年轻时不仅学攀岩,还爬过雪山,从雪山顶往下走的时候,有时候不是一步一步走下来的,而是用滑雪滑下来的,而且有的时候,就是屁股下垫个垫子往下滑,沙滑颇有那种雪滑的感觉,很是舒爽刺激,而在鸣沙山沙滑,一路下来,沙子鸣响,颇有千军万马之势,很难得的一种体验。山中包围的月牙泉更是奇特,不仅是外形像一牙新月,泉水清澈,不见沙落水中,而且看似很小的一汪泉水千年不枯竭,水面煞是平静如镜,颇为神奇。
他们在鸣沙山和月牙泉的时候还照了不少照片,等到了莫高窟,相机就没什么用处了,洞窟内不让照相,相机都免费托管了,估计是怕高强光的闪光灯破坏壁画上的色彩。访问洞窟时有专门的向导带队,一二十人一组,一次参观十几个洞窟。好在师母经验丰富,背包里带了手电筒,对感兴趣的壁画,他们能多看上一会儿。这些壁画太吸引人了,他们花了四天时间,参加了好多个团组,几乎走遍了所有开放的洞窟,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敦煌,转道西安。Amon对欧洲艺术颇有研究,时不时跟曹蔓探讨壁画历史,跟同时期的欧洲艺术相比较,曹蔓在紧张之余也学到不少知识,曹蔓之所以紧张是当年高中就分文理科,她实在是对地理、历史没多大兴趣,也就是在教Amon学中文的时候,才回头看一看中国历史,还完全是因为Amon兴趣所在,想用历史带动中文的学习,而她也才算补了补历史课,对中国艺术和宗教的发展史,还是比较空白,现在到了莫高窟,反过来被Amon做了启蒙教育。看过这些实物,曹蔓一下子才觉得中国好伟大,这么多年前,历史、宗教、习俗、工艺都被一一保留和展现在这些壁画和雕塑中,而且有些标明是菩萨的雕塑,跟现在常见的菩萨很不同,可见佛教在历史长河中也是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第一次觉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真是一件不赖的事情,唉,自己要是有足够的钱就好了,也可以后顾无忧地走遍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