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旧爱(50)

第五十章 工作机会

由于袁媛在Oracle有过一个暑假的实习经历,表现不错,所以她投了简历找正式工作的时候,Oracle也给了她工作机会,她本身也对数据库管理系统非常感兴趣,自从在伯克利再次学习了数据库这门课之后,感觉简直颠覆了自己以前对数据库系统的认知,为自己当年引以为豪的多媒体信息系统感到汗颜,先不说别的,就数据库的ACID属性都不能完全保证,需要祈祷大家在用的时候千万别丢了数据。
说起来ACID究竟是指什么呢?A是指一套数据存储指令下去,要么做全,要么全不做。比如说你去银行存钱,不能说钱交给银行了,银行没给你更新存折。或者你去银行一趟,把活期转存成定期,最后活期帐号里的钱取出来了,定期没存进去,钱你也没拿到,凭空消失了一般。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计算机指令都是一系列的01组成的代码,现在又牵扯到了网络,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终端停电、网络断网、服务器异常,在客户正在ATM上操作的时候,这些问题发生了,那就要软件来保证刚才进行了一半的交易恢复到交易前的状态,更复杂的就是在这个恢复交易的过程中发生上述所说的问题,那时候该怎么办?感觉头痛了没?这就是数据库软件工程师需要解决的一个小问题。
C是指不论一套指令中间什么顺序执行的,最终的结果一样。仍然拿银行帐号打比方,存了张支票进去,取了点现金出来,你可以先存后取,也可以先取后存,最后你的账号上的钱数是一样的。
I是指独立性。比如你和配偶拥有同一个银行帐号,每个人一个ATM卡,你们俩的存取活动互不影响,俩人同时在不同的ATM机上存取,结果都应该一样,不会出现账号上只有1000块钱,俩人还能各取出800的情况,只能是一个人能取800,另一个人会得到“余额不足”的提示。
D当然是指数据的长久保存了,不能说今天还在,明天丢失了,连记录都找不回来。银行系统涉及金钱,当然是对这个要求很高,这让袁媛想起爸爸妈妈的一张存折,虽然也就几百块,但是当时父母从一大堆旧衣服里看到这张存折的时候,5年的定期已经过了好多年,当年的储蓄所已经改头换面换了名称,人家不承认,他们也没辙。当年的钱哪是那么好积攒起来的,白白地让血汗打了水漂,不知道中饱了谁家私囊。这种情况要是在美国发生,肯定能要回很多钱,连本带利。
想起穆林和自己参与的那套软件,虽然有数据库的概念,但是太初始、太简单,现在想想ACID竟哪一个都不能百分百保证,能不汗颜么?
所以她准备到Oracle这个世界第一的数据库公司里去好好学习一下。

既然袁媛决定去Oracle了,那么穆林就决定也留在硅谷。
穆林虽然也收到了去年暑假打工的公司——Yahoo的offer,他却决定换一家去工作。他从自己收到的offer中挑挑拣拣,选中三家,一家是提供网络设备的Cisco,他虽然不是硬件工程师,却对底层接口很有兴趣,正如当年对扫描仪驱动程序感兴趣一样。
一家是惠普公司,惠普的扫描仪、打印机各有一系列产品,也提供相对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穆林上大学的时候跟袁媛编写过惠普的扫描仪驱动程序,算是有经验,所以惠普给的工资也比其他offer高不少,令人心动。
还有一家是一个新公司,叫Google的,才几十号人。是跟自己差不多年龄的两个斯坦福学生开的公司,一个计算机系的研究生师兄据说是他们的第一个员工,他回头到系里来拉拢今年的研究生毕业生,看看公司地址离学校也不远,在预约面试那天,穆林蹬上自行车就去了,这家公司去年暑假刚刚拿到两千五百万美元的投资,做网络数据自动索引和查询的,就是把网络上公开能访问到的页面,自动把页面内容拿过来,按照内容里的关键字为其建立索引存入Google数据索引库,用户在Google网站上输入某一个关键词的时候,Google可以快速地把相关的文章的标题和链接列出来,用户根据感兴趣的标题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访问具体内容了,公司挣钱模式主要是靠内容提供者付费,付费的就列在头条,没付费的就按照访问频率等因素排列,听来是很不错的主意,而且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搜索的需求肯定会有增无减,他比较看好这家公司的前景。
可惜当时这家公司规模很小,没有非常完善的后勤部门,比如说人事部门还没有帮助员工办理合法身份的服务。这对穆林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扰,要合法工作,必须把学生签证F1转换成H1b,虽然他可以在结婚后申请以袁媛H1b身份的配偶,拿到H4合法留下来,但是当时H4持有者是不能工作的,他想工作必须持有自己的H1b。
想了想只好忍痛割爱这家公司了,不过对他来说,这也只是一家小公司而已,像这样的小公司硅谷里有很多,时不时会冒出来几个,也时不时会有公司销声匿迹。硅谷里的公司如大浪淘沙般,一浪接一浪涌现。想要去startup公司,等将来拿到绿卡,就可以随便挑随便跳了。
最后穆林选了HP公司,同样是跟硬件有关的编程,工资高不少,吸引力就低不了。俩人工作定了之后,请曹蔓出来吃饭庆祝。
他们这工作挑花眼的架势,让曹蔓羡慕不已。
“哎!真让人羡慕嫉妒恨啊!你们这挑工作简直跟菜市场挑大白菜似的。现在我明白为啥我们系有人转行去读计算机了。”
“你要不要也转行?读上10门计算机课程就可以拿个计算机硕士学位了,将来生物研究混不下去了,还可以编编程序养活自己。” 袁媛跟她开玩笑。
“我也想啊,可惜脑子对编程缺根筋。”
“我看你是舍不得你那研究吧?” 穆林问她,“你究竟在研究什么课题啊?竟然舍不得放弃。”
“挺好玩的。研究动物的大脑。”
“你不是本科就在研究大脑吗?”
“你以为大脑那么容易研究啊?不是说最目前复杂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都还比不过一些人脑,计算机下棋下不过世界级大师,你就可以想象人脑有多复杂了。”
“你们有多少人在一起研究?”
“美国至少就有近千号人吧,我不是很清楚,但我也不是说单单我们学校啊。而且也不止是像学校里的生物系的教授和学生,相关专业挺多的,比如生物化学、医学、医疗器械,精密仪器,还有光电、微分子物理、很多时候需要很多专业合作,像研究DNA序列的就需要跟计算机系合作,创建DNA信息库,编写搜索、匹配软件,当然这都是国家级项目,有专门小组负责。像我们研究大脑信息的,需要跟搞精密仪器的合作,我们提出设想,他们设计探测仪器等。总之,挺好玩的。”
“那为什么还有好多人转行?”
“成果不容易出来啊,搞生物研究的,说不定研究了一辈子才研究出一项成果来。知道为什么美国的药物都很贵吗?”
“为什么?” 袁媛对曹蔓的问题一项很配合。
“研究过程旷日费时啊,我听过一个校友的讲座,一个新药品的研发,至少要十几年的时间。这期间需要多少研究员做多少实验,才能在小老鼠身上看到疗效,然后又是好几年的大型动物实验,人类实验,不卖高价收不回成本的。而且美国这边动不动就打官司,万一药引起什么副作用,医药公司还得准备一大笔钱去应付官司。所以一旦新药通过FDA的层层关卡而面世,那这些钱还有将来的研究经费都要出在这羊毛上,药价能不贵么。不过留在这一行压力真是很大的,就像弹簧,那是成年累月地挤压才爆发一次,所以很多人就看中你们计算机行业挣钱的短平快了!”
“哎,计算机行业那是弹簧天天挤压月月释放,一样不轻松。而且谁知道呢,我总觉得计算机也不会总这么蓬勃发展,感觉现在这个bubble已经很大了,随时有破的危险。我选HP也是觉得不管怎么样,还是有硬件产品,面向的客户各行各业都有,即使bubble破裂,也不会影响太大。” 穆林感慨。
“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居安思危啊。” 袁媛笑眯眯看着他。
“那当然,我想给你个安稳的家。” 穆林笑着回答。
“嗨,嗨,你们俩回家再肉麻。倒是提醒我了,你俩哪天去办证?家里商量好了没?”
“差不多了,现在三月底了,四月总听着不吉利,我们准备五月份去领证,来个‘我要啥’之类的纪念日,六月份一放假就把东西搬到一个public storage,七月份回来就搬新住处,开始上班。”
“搞清楚怎么领证了?你们不度蜜月了?” 曹蔓问题一个接一个。
“领证比较简单。到市里clerk那里就可以,填表申请,就可以拿到结婚证书,不过那个marriage license需要一到两位美国人签名之后送回去入档才会具有法律效应。我们准备领证之后办个小party,请同学们一起热闹热闹,还请一个牧师给主持一下婚礼并签一下我们的结婚证书。”
“婚礼上都要父亲陪女儿走红地毯的,袁媛你父母会来吗?”
“我想邀请他们过来,参加完婚礼,还有毕业典礼,再一起回中国办宴席。”
“好啊,好啊。说得我都想邀请父母来一趟了。” 曹蔓高兴地说。
“那你跟曹叔邓姨商量商量,他们四个人一起来,做个伴。”
“好,晚上就给他们打电话。”
“穆林,你呢?父母会过来吗?”
“我爸妈都还在上班,五六月份是他们正忙的时候,而且我爸的工作性质不允许他出国。”
“还有这事!”
“没关系,我们回北京也会好好补一场婚礼的。” 穆林补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