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此泡泡,彼泡泡
到了周末,穆林开车去找袁媛,跟她在外边吃了顿饭。
俩人在一个角落里落座。
“媛媛,我有跟你提过我们家的事情吗?”
“你咋这么问,当然有啊,你爸爸妈妈都是北航的教授,你姐姐在广州,还有一个小外甥,不是吗?”
“是啊,不过我有跟你提过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吗?”
“那倒是没有。”
“我外公外婆都是知识分子,以前住在北京的,我妈是他们的独女,家庭条件不错,所以我妈妈年轻时候没受过什么苦,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外公外婆被打成了右派反革命,受不了批斗的侮辱双双自杀了,虽然我爸我妈那时候已经结婚了,但是我妈还是受到了一点牵连,当时她刚刚怀孕,我爷爷奶奶老家是广西的,所谓的老革命,为了不让我爸受牵连,他们逼着我爸妈离婚,我爸当然不能抛下怀孕的老婆,最后也没离婚,本来也没什么大矛盾,当时我父母在北京的,我爷爷奶奶在广东,不生活在一起,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可是当时我妈正怀着孕,经历了丧亲之痛,状态很不稳定,我外公外婆家也被抄了,我父母在北京无依无靠的,俩人每天还要战战兢兢去上班,我妈妈状态很不好,但是北京又没有亲人,我爸爸没办法只能让我奶奶过来帮助照顾我妈妈,我妈妈后来早产生了我姐姐,她自己身体非常虚弱,虽然大人和孩子都保住了,但是大夫说我妈妈需要好好保养身体,否则以后很难再孕,我爷爷奶奶一看生的是女孩,而且以后可能不会再生,我爸又是穆家唯一的男丁,所以爷爷奶奶觉得这是要断子绝孙了,难免会发些牢骚,我妈本来身体就虚弱,情绪就敏感,受不得婆婆话里话外的讽刺,她那一段时间挺难过的,而我爸爸那一段时间怕岳父岳母的事情影响到他们这个小家庭,在单位缩手缩脚尽量不引人注意,在家也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我妈懂事些忍让着公婆,我妈估计是受不了这几重打击,脑子就有点不对劲了,特别容易钻牛角尖。从我小时候记事开始,就知道在家里不能提我爷爷奶奶的好,而且她变得特别固执,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哎,你妈妈也是个苦命人。”
“是啊,所以我们在家都让着她。希望将来你也能让着她,别跟她顶嘴。”
“你放心吧,我肯定把她当自己的妈妈看待的。”
“媛媛,谢谢你!”
“谢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她觉得我姐姐小时候受了爷爷奶奶虐待,特别愧疚,所以对我姐姐特别好,生活学习她都照顾得特别好,后来我姐姐谈恋爱,我姐夫是广东人,我姐姐要远嫁广州,我妈特别不同意,觉得南方人特别会算计,将来我姐姐在婆家肯定会吃亏,如论如何也要棒打鸳鸯,不认我姐夫,后来我姐姐就跟我妈就闹翻了,独自去了广州,她们的关系最近这些年才缓和了一些。”
“你妈妈这是护犊子心切。”
“难得你能替她说好话。”
“日久见人心,现在她们不也好了?”
“是啊,所以我即心疼我妈,又佩服我姐。看我姐夫对我姐挺好的,她也算守得日月见云开了。”
“看来她眼光不错。”
“我们姐弟俩眼光都不错。” 穆林深情地看着媛媛,想把她的样子刻进心底。
且不说俩人准备着结婚事宜,俩人还在忙着找工作。
1999——2000年的上半年是计算机非常红火的一段时间。每个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都能拿到好几个公司的offer,选择哪个反而需要思考一番。
穆林和系里几个同学都拿到了一个叫“Trilogy”的软件公司的offer, 七八万的年薪,数目不等的签字费,也就是说你签下这纸合同,寄回公司,这笔钱就会分期给你,被同学笑称“卖身契”,穆林不知道其他人的是多少,自己这份竟有八万之巨,差不多一年的年薪啊,颇让人动心,不过这家公司在达拉斯,而且是一家咨询公司,主要是为其他公司提供服务,穆林觉得这样的公司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发展前景不是很好,而且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不够稳定,就像一艘龙舟,可以组个小队划得很快,但不容易扩展成越洋舰,这个相当于一年工资的signon bonus,只能忍痛放弃了。
袁媛还拿到了微软的offer,这要是半年前,袁媛可能不会犹豫,直接说服穆林一起去,现在却有点难以下论断。半年前的微软风头正劲,1999年股票价格节节高升,一月份的时候一股飚到一百二十几,虽然据说西雅图那边一年有半年在下雨,还是挡不住大家的热情,纷纷加入微软这艘巨舰。可惜从圣诞节左右开始,微软跟联邦政府打起了官司,微软公司被Netscape等几家公司联合控诉,违反了联邦的不正当竞争法,搞垄断。2000年一月份,比尔盖茨从CEO的位置退下,让位给自己的发小史提夫鲍默尔先生,自己退回技术领域,在公司为自己首创了一个新职位,担任公司的首席软件构架师,而联邦政府也在考虑要不要让微软这艘巨舰拆分成几个公司,一如当年的贝尔。甚至有人已经提出建议拆分成六块,比如操作系统Windows是一个公司,办公室软件是一个公司,网络浏览器是一个公司,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公司等。袁媛觉得微软借自己对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绝对优势,让计算机制造商在预装系统里装上自己开发的网络浏览器无可厚非,不利用这种优势打压对手才是心慈手软,不适合公司的长远发展,再说了她自己觉得微软的浏览器速度是有点太慢,自己装了网景公司的软件,用起来也没有什么不适配问题。不过网景公司的指控也不是全无道理,毕竟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安装网景公司的浏览器,甚至可能都没听说过,只会使用计算机预装的浏览器,长远来看,没有竞争对手对消费者不是一个好事情。
对于这场官司,她觉得不论结果如何,对于作为消费者的她来说应该都是好事。但是如果要加入微软,她就不得不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了。此时的微软据说单单现金就有几百亿,即使受重罚也足以支撑很多年;而且它的很多产品都是走的薄利多销的大众线路,虽然官司在打,软件也在卖,撑过近几年的困难时期应该没问题;据说加入微软以后,在各个部门间转换也是很容易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微软的股票,只要有这场官司缠身,应该就会一直低迷,靠股票升值致富的想法怕是无法兑现,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工资和每年的年终奖了,据说微软年终奖也不是很多,那就是只能靠工资了。但是能很容易在各部门间去感受一下,应该是不赖的经历,她委实下不了决心。
她跟穆林商量,穆林觉得微软是当前最大最好的软件公司,能去工作确实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的软件公司用的都是Unix操作系统,微软只用自己的操作系统,将来万一想从微软跳出来,会不会工作经验都是在Windows上的而受限制?袁媛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确实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影响,反正这个工作机会还有一段时间考虑,先放下再说,说不定俩人能遇到更合适自己的呢。
过了几天在实验室吃饭时几个中国学生讨论起找工作的事情,一个同学就聊起来冬季毕业的一个师兄去微软的事情来,他是99年下半年找的工作,说的是十二月份去微软上班,当时讨论的签约金是按照当时的股票价格算的期权,当时他签约的时候股票110一股,微软决定给他200股,可惜等他加入微软之后,微软的股票就大跳水,几天之内完美的几级跳,估计都可以赢得IT界的跳水冠军了,一路从将近120一股跳到了60附近,整个被腰斩了。他拿到的那些股票期权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浮出水面,他这还不算啥大问题,可怜他那些98年初加入微软的同事们,拿到的潜力股也没了潜力。 微软的年终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于你的本年度表现发一次性奖金,另一部分是根据你的潜力,发成“潜力股”,是按照某种算法将奖励转换成股份期权分成四年发放到员工手中,公司买的是你的将来,这股票还不是股票,只是期权,也就是你拿到手里之后,股价升高你才有钱赚,否则就是废纸一张,所以公司是把员工的将来跟公司的将来捆绑在一起,“骚年们,好好干吧,干好了,公司股票大涨,你们也跟着发财!” 基本上就是这句话的意思。比如公司根据你的实力,觉得你大有发展前途,决定今年给你发1000股60块钱一股的股票期权,那么这1000股期权会分成四年给你,每年给你250股,如果到手之后,当时股票价格高于60块一股,你就可以抛售手中的期权,高于60的部分就是你的所得,比如卖了61块一股,那么你就有250块的收益,如果公司发展惊人,卖了70块一股,那么你就有2500块的收益,如果股票价格低于60一股,根本就没有交易的意义。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拿到手就抛的,万一过几天又涨了呢?而且看微软的股票发展历史,在这之前那可是一路飙升的,那么就意味着这些期权放在手里,就会越来越值钱,所以很多员工都持有好几年的“潜力股”期权。对于那些98年、99年入职的微软员工来说,他们入职的时候,股票都是高于60的,微软股价这一跳水,不仅当年的签字卖身股等于废纸,工作一两年来的潜力股也等同于废纸了。各个都在咬牙切齿地后悔:“咋没拿到手就抛呢?!” 就连老员工也恨得咬牙切齿:“股价120的时候抛,有可能变成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几天时间身价缩水一半啊。我哭!” 有些兑现了期权拿钱买了房子的在庆幸:“亏得我咬牙把手里的期权抛了,换成头款买房子了!” 完全忘了自己抛售时的心疼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