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旧爱(45)


第四十五章 永不言弃

Schmidt教授先带他们转了一圈,熟悉一下场地,讲解一下场地的特点。原来,这峭壁上的突起是分等级的,初级的个头大、分布密,越高级的岩壁,突起越稀疏,个头也越小,有的还没有完全固定在上面,晃晃悠悠,甚至能转圈。每面墙上有好几种颜色的突起混合在一起,上去的时候最好只踩同一种颜色的,下边有个标识表明那种颜色的困难度是几级,越不容易攀登的,数字越大。
而且越高级的,峭壁的坡度也越陡,初级的岩壁跟地面的夹角都大约90度,有些高级的,有些部分夹角小于90度,往上爬的时候,不仅用不上重力,自身重力反而会成为把人拉离岩壁的力量,对人各部位的肌肉都是考验。
转了一圈之后,Schmidt教授和Amon又带几个人回到最低级的岩壁前,这里的凸起很大很密,有吊绳挂在地上的钩子上,另一头吊在天花板上的一个圆形装置里。
他们俩人配合,一个人讲解,一个人在岩壁上做动作展示,讲解攀岩的基本技巧。岩壁上的着力点有很多形状,经过Schmidt教授解释,大家才明白原来这些也很有讲究,有些大的几乎可以用整个手掌放上去包住,有些只能用四个手指抓住挂在那里,有些只能用三个、两个手指,还有些要用几个手指放进洞眼里抠住,还有些只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住。脚下尽量要用脚尖去踩,这样往上爬的时候可以垫起脚尖尽量够到上面的突起,身体尽量靠近岩壁,减少自身重量产生的向下的拉力。
很快Amon师兄就爬到了顶端,晃了一下上面的铃铛,Schmidt在下面讲解Amon往下走的技巧,要用手拉着保险绳的蓝色部分,用脚蹬岩壁,让身体离开岩壁,安全绳会自动调节拉住,然后慢速下降,在下落时用脚蹬岩壁,保持身体与岩壁的距离,防止撞在岩壁上磕伤。
Amon让万达上前,给大家示范怎么把绳子从地上的钩子上取下,然后勾在自己的安全带上,指导万达往上爬,看万达爬了一小节,开始指导曹蔓,就这样几个人都开始系着安全绳往上爬。
万达师兄不爱运动,身体有点发福,刚开始几步觉得挺容易,爬了几步就不行了,觉得同颜色的脚点设置得不给力啊,他直着身子手用劲扣着手点,趴在墙上歇了,越歇越觉得胳膊没劲儿了,干脆赶快接着往上爬吧,爬了不到一两米高,腿发抖、胳膊发酸,一个没蹬好,半边身体就离开了岩壁,Amon怎么指点他都回不去了,Amon只好让他放手,尽量用两腿踩在岩壁上,慢慢下来,谁知万达师兄往下一看,哇塞,还挺高,胳膊腿更发软,一不小心,整个身体都脱离了岩壁,在空中转了几圈,还往下掉,更把他弄得提心吊胆,好在绳子很快稳住了,他才稍微心安一些,最后身子停止转动的时候,给他弄了个脸朝外,他一直随着绳子缓慢下降,中间差点碰到了几次岩壁,还好在导师的提醒下被他又是脚踢又是撂蹶子地避开了,万达师兄就这么转着圈的被放倒在地上,顺势在地上摊成一个大字,太难了!
曹蔓比万达师兄强多了,估计是练剑练出来的,手臂手腕有劲、大腿也有劲,所以爬上去不怎么费力,很快就爬到了上面,上面有一大铃铛,她抓住铃铛晃了几晃,丁零当啷几声传来,本来被万达吓到的众位又很受鼓舞,一个个摩拳擦掌也要爬到顶端去。
导师跟万达开玩笑,姓Her也罢了,叫Wanda也罢了,回去要加紧锻炼,千万别比不上Man。万达师兄心里宽面条泪:“Schmidt教授,我知道你第一眼见我受刺激了,不能老拿这个刺激我吧。曹蔓师妹,你起啥名字不好,偏偏一柔弱女子,起个名字叫男人,起名字叫男人也就罢了,干事情也像个男人,让我这男人的脸又丢了一遍。再不努力,这脸真的要丢到爪哇国里捡不回来了。明年,不,明天起,我去练体重去,不练一身横肉绝不罢休,哼!”
可能是平时曹蔓锻炼得多,而且练剑刚好锻炼到同一组肌肉,所以在攀爬了几次初级岩壁之后,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开始出汗、喘气、胳膊和大腿肌肉群开始紧张,更不像万达师兄那样还从没爬到过顶端,她只是觉得脚腕和手指有点发酸了,毕竟大部分时间需要脚腕用力蹬、手指用力抠。

大家纷纷开始在场地旁的长椅上休息聊天喝水吃零食,准备喘喘气、观摩一番、积蓄点能量再战。
“Jens,你什么时候喜欢上攀岩的?” 有同学很好奇, “看你攀岩一点都不费力的样子,真让人羡慕。” Schmidt教授喜欢他的研究生们叫他名字,显得关系密切一些。
“我已经好久没有攀岩了,上大学的时候喜欢上的,我夫人喜欢,当时为了追求她,就参加了她的攀岩俱乐部。这样我们可以一起去参加活动。”
“没想到你夫人竟然喜欢攀岩。”
“她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户外活动,尤其是到野外真正的悬崖峭壁去攀岩,可惜这些年她被花木过敏问题纠缠,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用激素治疗的程度。用了激素,人也重了很多,户外更是不敢去了,我只能经常带她到这里玩玩,我们是这里的会员。”
“以前在中国的时候很少听到有人花粉过敏,只听说过药物过敏的,是不是中国人体质不一样?” 万达师兄发言,“我们是不是可以研究一下是哪条DNA起作用,看看能不能改善?”
“这里也有很多亚裔过敏的,应该跟DNA没关系,大家一致认为是跟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关,中国人吃的蔬菜种类多,不一定哪一种有药物作用,而且中国人的日常居住环境里已经没有那么多种类的花花草草了。” 教授下结论。
“哦,那你是说我们在这里呆久了,也有可能开始过敏?” 万达有些不敢相信,这岂不是中国人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了?
“我听人说有四年、七年和十一年之说,就是很多中国人到了美国生活之后,在第四年、第七年、或者第十一年的时候开始出现过敏症状的。”
“……” 万达和曹蔓只能祈祷自己到时候千万别过敏。
“今天怎么没带她一起来呢?” 有同学更关心今天师母为啥没来。
“她到东部开会去了,顺便去看看我们的儿子,他在东部上大学。”
“斯坦福多好了,怎么舍近求远去东部了?”
“你还不清楚你们年轻人?长大了,总想离开父母,我的儿子也不例外。自己宁愿出额外的学费,也不愿意呆在我们身边。”
这句话说得大家都呵呵笑。曹蔓心里直感慨,他儿子竟然有钱给自己付学费读本科,起点太不一样了。
“大学本科学费很贵的吧?” 曹蔓忍不住问,当年她申请学校时可顺便看过的,本科一年都需要好几万美元,好的私立大学尤其贵。
“对。他去了哈佛大学,不像公立大学,学费还分州内和州外学生,差别很大,私立学校没州内州外学生的差别。他如果真的能在斯坦福读书的话,倒是由于是教职工家属,有很大优惠的。好在他高中就开始打工,倒是挣了一些钱,我们指导他开账户投资,加上他自己申请的奖学金,勉强够他用了。这不,为了打工挣学费,寒暑假都不回家,他妈妈只好趁机去看看他,趁他打工间隙跟他一起喝杯咖啡。”
想想很多中国家长让自己家孩子们在热门专业里挤破头就为了将来有一份好工作,更有很多大学毕业还赖在父母家啃老的中国独生子女,更别说结婚让父母买婚房、办嫁妆、生孩子让父母当保姆的更是司空见惯,让曹蔓和何万达两位在场的中国人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
“他几年级了?”
“本科马上要毕业了,不过他学习的是考古和人类学,准备接着申请奖学金读研究生。”
“跟你的专业相差好大啊。”
“是啊,不过很多时候不同专业也有相通的地方,就像Amon一样,他不仅专业课不错,他的欧洲历史和艺术发展史也学得不错,很多时候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估计这也是导师带他们来攀岩的一个原因,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大家再次进入场地的时候就看出来区别了,万达师兄接着挑战他的初级岩壁,他就不信自己爬不到顶端一次。Schmidt教授在下面亲自指导。
“万达,你的身体重心尽量要靠近岩壁!右手往上抓的时候,要把身体靠在右边,左手往上抓的时候,身体转过去靠左边。对,就这样。”
“不要抓近处的突起,尽量把你的胳膊伸长伸直,像猿猴一样胳膊直起来,这样才能放松和积蓄力量。对,很好!”
“用脚尖踩!不要用脚掌、更不要用脚后跟。”
“试试抓住上面的那个突起,踮起脚尖试试!对,就是那个,太棒了!”
就这样,万达在导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往上爬。
快到顶端的时候,万达觉得自己已经精疲力尽了,他叫着:“Jens,我觉得不行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我要下去。”
“等等,等一下,我教你如何在原地休息!” 教授觉得万达要是下来的话,他就很难再爬这么高,一定要让他登顶一次才行。
“把你的腿伸直,左手往上抓住,对!现在右手往上,抓住上边那个,对!对,就这样,现在慢慢把你的身体靠在岩壁上,好!放松你的四肢,我给你一分钟放松时间。”
“时间到!现在先移动左脚,踩上边那个突起,对!双手抓紧,身体左转,对!左手向上抓上边那个,右手往上移!” 就这样,万达在教授的一步步指引下,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几步,到达了顶端。随着“丁零当啷”几声响,万达觉得所有的力气又回到了体内,这种感觉太棒了!
他回头向四周望了一眼,曹蔓正在不远处的峭壁上奋战,Amon仰着头看着她,正在说着什么。Schmidt 正跟几个学生站在下面仰望着他,他跟大家挥了挥手,心想,“我也爬上来了!让你们见证了重要的历史时刻,胖子也能攀岩了!”
在Schmidt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这次万达非常顺利地下来了,双脚落地的那一刻,他很兴奋地给导师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你,Jens,如果不是你鼓励我,我这次又要放弃了!”
“你只是还没有找到方法而已。喜欢吗?”
“喜欢,感觉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