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滑雪回来,车快没油了,先生去加油的同时看车太脏,就顺便买了洗车。brown bear洗车有三档,基本,好,最好。先生选了中间一档–好。
两个孩子很不忿:“我们明天自己洗,行不?”
爸爸回答:“车太脏,还是机器洗吧。”
两个孩子回头看我:“妈妈,我们明天洗你的prius行吗?”
爸爸回答:“那车不脏,不用洗。”
有人主动要给洗车,干嘛不要?我赶忙回答:“谁说的?脏的我都快认不出来了。一层灰。”
“Yeah!”
第二天一早,又一个艳阳天。妹妹八点起床,”妈妈,起床了!clean up room, wash the car!”
“多好的天呀,咱们还去滑雪吧。“
”No, we need to clean the room and wash the car!” 唉,童工要上岗,拦都拦不住啊。
吃完早饭,俩孩子先把琴弹了,自己的功课当然要先做完。姐姐去后院拔葱挖土豆除草。妹妹整理自己的手工,彩笔,分类放好。妈妈清洁晚餐椅子(布垫子揭了盖布好脏啊,目不忍睹),拖地,清灶台。爸爸后院挖坑种树。
吃完午饭,母女三人去图书馆借书。回来给俩姐妹把温水毛巾准备好,俩人开始洗车。妈妈喘口气,上网看非诚勿扰。(嘻嘻。感觉自己象万恶的地主老太。)
老大进屋拿纸巾,说要把车擦干,否则会留下水渍。完工后,妈妈检查,真干净!比爸爸的车洗的干净多了。
姐姐趁机讲价钱。“妈妈,是不是比爸爸的车洗的干净?”
“嗯,嗯。”
“then how much do you want to pay?” (那你愿意给多少钱?) 好家伙,现在知道要先探探底了。
“10 marbles.” (10个玻璃球)
“no, I don’t want marbles, I want cash for lego set.” (我不要玻璃球,我要钱买lego。)
“Daddy paid about $6 for his car wash. How about $8?” (爸爸昨天洗车大概花了6块,我给你8块怎样?)
“Oh, mommy, We dried your car, cleaned the mirrors. it worth more, how about $10?” (妈妈,看我们把车上的水你的观后镜都擦得干干净净,多给点吧。)
“Eh, that’s the price for a regular hand car wash. clean up the mess, the bucket, the paper towel, the clothes. I will pay you 10 bucks.” (一般手洗车都是10块左右。你把你用的东西都收好了,我就给你10块。)
安琪从上个学期才学会讨价还价。当时他们班组织交易活动,老师自己发行的钱币。自己可以做手工去卖,还可以用挣来的钱买别人的东西。安琪自己画画做的动物书签,刚开始标价特低(都不到1块),后来我建议她算成本和预期盈利,才算是提高了一下价钱(最高五块)。后来在交易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书签很火,几个人抢购就造成竞价,有人还额外给小费。她发现自己的书签最贵的竟然卖到几十块,一下子让她尝到讨价还价的好处。也发现了自己的成果可以值更多,不同的人可以给不同的价,比如妈妈就比爸爸大方,干活要给大方的人干,同样的事情可以挣到更多。
过了一会儿,妹妹找来,“mommy, how many marbles can I get for washing your car?” (妈妈,我洗了车,你给多少玻璃球?)
“10 marbles, we said before. ” (说好10个的)
“sure.” 自己去数了10个玻璃球放进自己的瓶子里。
妹妹虽然还不会讨价还价,可知道把别人的成果算进来。“妈妈,你也清理厨房了,应该得1个玻璃球。” (妈妈好便宜呀,辛苦了一上午才得一个玻璃球, 我哭).
我估计过一段时间,算总账的时候她就要把我的也算进去了,毕竟去夏威夷是大家都要去的吗。让俺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