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月亮:
月全食时的月亮:
今年经历了两次月全食。
第一次是在4/17,当时夜晚还有些料峭,月食大约10点左右开始,自己一个人穿着厚夹克站在后院仰头看天,旁边支着三脚架,不时拿相机拍一张。因为有薄雾,所以有点月朦胧的味道。
月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要三四个小时,又总是半夜时分,我总是熬不过全程。看着月亮又渐渐明亮了,就立马收工。
第二次是今天凌晨(10/8)。老大昨晚跟好朋友在电话里嘀嘀咕咕了半天之后,要求我晚上起来陪她看月食,我问什么时候,她答:明天3:20。我想:嗯,明晚半夜,后天不用上学,不怕早上起不了床。虽然自己仍在病中,也痛快答应:可以!
半夜刚入睡没多久,就看见老大站在我床头,吓我一跳。忙问:宝贝,啥事?回答:该起床看月食了。我愣了半天:不是明晚么?
感情我把明天理解成明晚了,人家的明天明明指的是过了半夜就是。
眯眯瞪瞪起床一看,后院天空没有,难道正是月亮最暗的时候?上次要不是一直用相机追踪,可真看不到最暗时候的月亮。老大回到:在前院呢。
跟孩子看了一个小时左右,孩子觉得咋这么慢呢?我给她看相机里追踪下来的月亮的位置,很不一样,几分钟就迈了一大步,十来分钟就能从镜头的左上角走到右下角的位置。
不过跟上次不一样的是,这次说4:20是最暗的时候,可是还能清清楚楚看到血色的月亮。跟四月份很不一样的感觉。
相机镜头是300mm的,拍出来还是小,裁切了之后就显得模糊了,尤其是高ISO下“噪音”很大。